字体:大 中 小
护眼
关灯
上一页
目录
下一章
她坐拥江山,享无边孤独 第77节 (第3/3页)
学生。 ??招女学生有什么用?在无悲,女子能当官是百年前的事了,如今女子不能入朝为官, 花那么多钱给女孩读书,那不是浪费么? ??可杨与真还是一意孤行,坚持开办女子学堂。 ??谁也不知道她是从哪里来的,谈吐做事像个城里人,可又让人感觉与城里格格不入。有人猜测她是从哪里逃难来的, 再加上杨与真还有钱,不少人还坚信她是从大户人家卷款私逃的侍妾。 ??杨与真对此没有过辩解,别人议论别人的,她过她的。只不过一开始她选择住在长宁村时,遇到了不少人的刁难,因为有人觉得她出身不清白,有人觉得她身怀巨款, 因此有义务要为不知存在哪里的人讨公道, 也有单纯想要捉弄调戏杨与真的。 ??苏辞无法想象母亲是如何熬过来的, 也许正是如此, 母亲才会选择结婚生子。 ??开办学堂后, 母亲的人缘倒是渐渐好了起来, 附近的女人都愿意与母亲交好, 因为学堂不仅能教孩子读书认字,还能帮母亲们分担精力照看孩子,不论从哪方面看,都是一件好事。 ??偶尔还有因为孩子读了些书,能选择嫁个好夫家的人家来向杨与真道谢。苏辞那时候小,感觉不出母亲是高兴,还是不高兴,因为她面上总是淡淡的,既不为嫁了个好夫家的人家感到高兴,也不对谢礼有一丝兴趣。不过这反而抬高了杨与真的身份,大家都说杨与真高风亮节,将女孩送入青竹学堂的人越来越多。 ??杨与真对此不置可否,不过面对想要上门求娶苏辞的人,都一律拒绝了。 ??杨与真走后,所有人都以为她会将学堂交给苏强,结果杨与真没有把学堂交给苏强,也没有交给苏辞,而是把学堂送给了另一个女人。 ??青竹学堂的外面是一圈竹林,风一吹便沙沙地响,即使艳阳高照,也比其他地方阴凉。一群女孩从竹林中的小道走出来,大的有十二三岁了,小的才五六岁,她们嬉笑打闹,脸上挂着无忧无虑的笑容。 ??其中有年纪稍大的孩子看到了苏辞,连忙打招呼。 ??“阿辞姐姐!” ??苏辞也笑着一一回应,竹林小道不过五十多步长,尽头就是青竹学堂。学堂外是一层篱笆,篱笆内是一丈左右的地,地里种有应季的蔬菜瓜果。学堂大门敞开,苏辞一进门便听到里面传来声音,不过断断续续的,叫人听不清。 ??“三姨,今天这么早放学?” ??苏辞在门口喊了一声,里间的谈话声消失了。里面很快走出一个女人来,正是梅三娘。 ??梅三娘是个急脾气的寡妇,在长宁村,鲜少有人敢招惹她。 ??因为梅三娘能豁得出去。那时候,梅三娘的老公死了没多久,就有人开始打梅三娘的主意。那些男人也不是真的想娶梅三娘,而是本着有便宜不占王八蛋的想法,一开始是议论梅三娘才死了老公,便对其他男人抛媚眼、献殷勤,是放荡不守妇道,后来发展成动手动脚,看见梅三娘就要调戏一番。 ??梅三娘本来对那些男人破来的脏水闻而不听,但看到对方越来越过分,哪里能忍住?直接在街上抓到了一个要对她动手动脚的登徒子,还用锄头将人打了个半死。那以后,但凡听到议论她的话,梅三娘决不手软,听到一个打一个,碰到一对打一双,反正她能随时操起身边的东西同人拼命。那些人一看梅三娘不要命的样子就害怕了,他们只是想占便宜,而不是想去地下报道,因此都收敛了许多,甚至有那被打怕的,看见了梅三娘就躲。 ??也因此,梅三娘被人称之母老虎。 ??梅三娘根本不在意这称呼,反而觉得痛快,最起码没有人挑事了。也有人劝她要像个女人,不然她的女儿可没有婆家敢要么,谁敢去母老虎的女儿? ??梅三娘不以为意,没人要就没人要,又不是养不起,干脆就别嫁人了,省得受气。 ??因此更没人敢劝了。 ??梅三娘看清来人,立马笑起来,仿佛前几日上苏家砸门讨理的不是她。她道:“阿辞来了?这么热的天,快进来吃一碗绿豆粥,红糖煮的。不嫁,你去井里捞出来。” ??自打梅三娘死了老公,便给女儿改名改姓,跟她姓了梅,名不嫁。